當前頁面:首頁 > 新聞中心新聞中心
近日,人民幣匯率不斷走低。截至11月1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796元,為2008年6月24日以來最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調降,追超2015年12月以來的最長連降紀錄,并推動了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全球性通脹鋪就“上漲的溫床”
對于當前火熱的大宗商品市場,生意社總編、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心田認為,商品價格飆漲背后有通貨膨脹的力量。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自7月份以來再掀漲勢,且一路飆升,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也從7月初的703點飆升至11月上旬末的795點,創下年內新高。劉心田分析指出,此輪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的強勢上漲最大的推動因素是通脹,全球性的通脹早就為市場鋪下了“上漲的溫床”。“從美國2008年最初的首輪量化寬松政策(QE1)一直到2012年推行的第三次量化寬松(QE3),在七八年的時間里,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對全球商品市場和世界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開始,實施的也是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低利率、貨幣增發等系近幾年全球較為普遍的經濟現象。”劉心田解釋,“通脹對商品市場的影響是結構的力量,也是難以逆轉的力量。”
PPI有望重返“2時代”
某資訊分析師趙澤澤認為,近期市場開始重新審視特朗普勝選的影響,美國經濟的逐步好轉以及12月加息預期的增強導致近期美元指數不斷走強。從國內來看,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漲幅比9月擴大0.2個百分點。同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1.2%,在9月份由負轉正的基礎上漲幅擴大1.1個百分點,由此也引發了市場對通脹預期的增強。從后市影響來看,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國內商品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推高國內商品價格。反映到包括鋼鐵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由于中國市場影響力的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的不斷走低實際上也是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推手之一。
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的瘋狂上漲對CPI和PPI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劉心田指出,今年以來,PPI同比降幅連續收窄,9月份PPI由降轉升,結束了連續54個月同比持續下降的局面。10月份,PPI漲幅亦明顯擴大。劉心田預測,11月份PPI或將繼CPI回歸“2時代”后重返“2時代”。
上一篇:高盛看多大宗商品 四年多來首次上調此類資產評級
下一篇:6-氨基-1,3-二甲基尿嘧啶穩定劑應用